該系統由光學測量和數據處理系統、輔助安裝系統、供電系統、通訊傳輸系統、安全防護系統等多個子系統構成。其中光學測量和數據處理系統包括水質監測模塊、預警模塊、溯源模塊和邊緣計算模塊;輔助安裝系統均采用戶外無站房模式,具體安裝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可有多種選擇;為偏遠電力不足地區考慮,供電系統特別增加了太陽能供電選項,有效降低了監測站對監測環境的要求;通訊傳輸系統可兼容包括GPRS、CDMA、BDS、IoT在內的多種通訊協議,充分滿足客戶要求;安全防護系統包括護欄護桿、防雷電裝置、防盜裝置、視頻監控等,可按照客戶要求和監測站周邊環境進行適配選擇。
紫外/可見(UV/Vis)吸收光譜、熒光發射光譜(FL)和拉曼(Raman)光譜對水質的分析結果進行有機融合,可實現對總磷、化學需氧量等多種水體有機物綜合指標的準確測量,突破了以往光學法水質分析儀表分析精度低、抗干擾能力差的技術瓶頸,顯著提升了水質在線分析性能。該技術能承擔水質實時在線監測預警工作,最高監測頻率可達到每5分鐘測量完畢并數據上傳一次,24小時無間斷,無需人員看管,在應對水體突發性污染事件中,能夠做到及時預警并實時動態捕捉污染變化情況。在多源光譜融合分析技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多源光譜聯合溯源技術,利用在水質測量時生成的光學圖譜進行特征污染物識別和匹配,能夠對疑似污染源進行相似度排查,大大提高水環境管理效率。利用多種光譜法進行聯合溯源,可克服單種光譜法溯源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信息缺失,獲得更高的準確度。
采用UV/VIS光譜和熒光光譜等多種類光譜融合分析方法、電極法、測量所需水質指標。無需建設站房,測量過程不得使用任何化學試劑。
2)支持同時自動監測水溫、pH、溶解氧、電導率、濁度、葉綠素、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和總氮等十多項水質指標。
3)在高濁度、高鹽度、高酸堿度的水質條件下,具備測量精度補償性能。